学术“挂名”何其多
【资料图】
原标题:学术“挂名”何其多
近段时间,全国多所高校都在进行学术不端论文清理工作。此番剑指的对象,除了剽窃造假等行为,还有长期以来未受足够重视的“挂名学术”现象。
所谓“挂名学术”,简言之,就是并无实质贡献,却将自己大名堂而皇之署在学术成果之上。或是以行政权力强行挂名,侵占实际研究者的学术成果;或是以人情关系求“捎带”,作者抹不开面子只得点头。当然,还有不少是个人“光环”属实耀眼,作者或是出于讨好、或是想要沾光、或是为了方便,需要请一位“学术大佬”站台……一来二去,挂名现象愈演愈烈,甚至出现了“一篇论文署名多达13人”的极端情况。
毋庸讳言,挂名大多与评职称、申报各种“帽子”有关,这也正是学术成果成了“唐僧肉”的重要原因。然而,学术论文是研究者在某一领域长期耕耘的智慧结晶。其作者的认定,是对辛苦努力的肯定,也是对科研能力的承认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无论是买署名、求挂名,还是应邀“加持”,都是对学术尊严的亵渎。同时,署名的人多了,真正有贡献、没资历的作者便可能被挤出视野之外;而有“成果”的“南郭先生”多了,那些凭真才实学、踏实做研究的人就更可能遭遇“逆淘汰”。
“挂名学术”的痼疾也不只中国才有。康奈尔大学有研究团队调查了超过60万名论文作者,其中多达三分之一的人不符合常见署名标准。此类现象之所以高发,除了学术成果本身的重要性,还不能忽视学术圈长期存在的“学术行政化及权力化”趋向:科研项目的立项、科研经费的申领,以及科研成果的评定,大多由各级行政领导说了算。同时更资深的学者,在圈子之中也拥有更高的名望地位、更广的人脉资源、更多的话语权力。这些学术研究的“大佬们”,都是绝大部分研究者不敢得罪、还得讨好的对象。而对后者来说,一旦将这些大佬的大名署于研究成果之中,研究立项、经费、评定等等,一切就会好办得多了。
早在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发布的《学术出版规范——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》中,“不当署名”已经被正式列入学术不端的范畴。对此予以彻底清理,最根本的解决之策,还是改变当前单一僵化的职称评审制度、学术评价导向,代之以科学、合理、多元化的评审体系,尤其是要摒弃“重量轻质”的认定方式。而短期来看,也要针对“挂名学术”建立起作者认定的巡检抽查,同时加大惩处力度、公开力度,不能总是“高高举起轻轻放下”,查纠起来像“挤牙膏”、处理起来如“蜻蜓点水”。
在他律之外,还非常呼唤科研者的自律。毕竟,学术贡献的多寡,只有研究者自己最清楚。倘若科研人员失去了“坐冷板凳”的定力,一味想着“走捷径”“钻空子”,那么正常的学术秩序会遭破坏,学术创新的动力会被消磨,后果不堪设想。(杜梨)